回顾动态心电图的历史

时间:
2014-12-25

编辑:海思敏


早在1947年,动态心电图Holter在研制连续记录生物电技术时,采用无线电传送人的脑电波,后又进行心脏电活动的研究。当时随身的无线电发射装置重量达 30多公斤,接收距离十分有限。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和应用,使无线电发射装置缩为便携式记录器,重量明显减轻,可连续记录10h心电图。但长时间的记录给回放分析带来了困难,于是利用高速回放及显示技术,在显示屏上 连续重叠显示记录的心电图信息,并采取心率同步声响与心电波群进行叠加的方式,以简化、缩短回放工作程序。DCG是美国物理学博士Norman J Holter于1957年发明,故又称动态心电图。60年代初又创造了P-R间期栅状图显示技术即“栅状图”。以后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,成为心血管病的临床诊 断及研究工作中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与手段。


回顾动态心电图的历史


之后美国Del Mar最先推出动态心电图Holter系统,自1961年投入临床应用以来,该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。时间到了7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,记录器更趋轻型化(0.5kg)、长时间化(24~72h)。回放分析系统开始应用自动分析软件,能精确地计算心率、异位心搏和ST段改变。70年代末,计算机和微型处理器的应用,开始出现了具有分 析功能的记录器及多通道(3道)、多功能(兼有血压或起搏分析等)的磁带记录器,而回放分析系统则应用了大屏幕显示的计算机,使分析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均明显提高,记录部分开始应用激光打印机,从而使分析报告及图形更为完善。


在临床应用方面,1961年Gilson首先报导了受检者在各种情况下的DCG改变,并进行观察和分析。其后,Norlamd等在报告中强调DCG对于研究某些疾病的短暂症状颇有价值。到60年代后期,DC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,尤其是 用于研究冠心病的心律失常与预后或猝死关系。 


70年代末期,DCG观察ST段的价值得到认可,因而对其在研究心肌缺血中的价值被日益重视,并且认为它是评价心律失常药物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。DCG一次可以记录24h的心电 信息,但根据需要也可连续记录长于48h的心电信息,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。我国从7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DCG设备应用于临床诊断,80年代初有人报告了国人正常的DCG表现。随后,国内文献相继发表了DCG有关冠心病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、肺原性心脏病及对心脏起搏器功能检测等各方面专题研究。进入90年代,DCG检查已经在全国基层医院中逐渐推广普及,同时国内也已具备研制与生产DCG的能力。

相关推荐
暂无数据